檢定砝碼與校準砝碼的主要區別 “校準”定義為:“在規定條件下,為確定計量儀器或測量系統的示值或實物量具或標準物質所代表的值與相對應的被測量的已知值之間關系的組操作。 “檢定”定義為:“通過校驗提供證據來確認符合規定的要求(ISO 84O2/DADI—3.37,根據本指南的目的增加了注解)。 計量組織對檢定給出的定義是: “查明和確認計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括檢查、加標記和(或)出具檢定證書。” 根據以上定義,可以看出校準和檢定有本質區別。兩者不能混淆,更不能等同?,F就兩者之間的主要區別做如下討論。 、目的不同 校準砝碼的目的是對照計量標準,評定測量裝置的示值誤差,確保量值準確,屬于自下而上量值溯源的組操作。這種示值誤差的評定應根據組織的校準規程作出相應規定,按校準周期行,并做好校準記錄及校準標識。校準除評定測量裝置的示值誤差和確定有關計量特性外,校準結果也可以表示為修正值或校準因子,具體指導測量過程的操作。例如,某機械加工組織使用的砝碼,通過校準發現與計量標準相比較已出0.02 g,可將此數據作為修正值,在校準記錄中標明巳校準的值與標準器相比較出0.02 g的數值。在使用這計量器具(砝碼)行測量過程中,減去出的0.02 g修正值,則為實物測量的實測值。只要能達到量值溯源目的,明確了解計量器具的示值誤差,即達到了校準的目的。 檢定的目的則是對測量裝置行制性全面評定。這種全面評定屬于量值統的范疇,是自上而下的量值傳遞過程。檢定應評定計量器具是否符合規定要求。這種規定要求就是測量裝置檢定規程規定的誤差范圍。通過檢定,評定測量裝置的誤差范圍是否在規定的誤差范圍之內。 二、對象不同 校準砝碼的對象是屬于制性檢定之外的測量裝置。我非制性檢定的測量裝置,主要指在生產和服務提供過程中量使用的計量器具,括貨檢驗、過程檢驗和zui終產品檢驗所使用的計量器具等。 檢定的對象是我計量法明確規定的制檢定的測量裝置?!吨腥A人民共和計量法》九條明確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對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器具,部門和企業、事業單位使用的zui高計量標準器具,以及用于貿易結算、安全防護、醫療衛生、環境監測方面的列人檢目錄的工作計量器具,實行制檢定。未按規定申請檢定或者檢定不的,不得使用。” 因此,檢定的對象主要是三個類的計量器具。這就是: 1.計量基準(括[計量]基準和家[計量]基準) ISO 10012—1<計量檢測設備的質量要求》作出的定義是: [計量]基準:“經協議承認,在上作為對有關量的所有其他計量基準定值依據的計量基準。”’ 2.[計量]標準 ISO 10012—1標準將「計量]標準定義為;‘用以定義、實現、保持或復現單位或個或多個已知量值,并通過比較將它們傳遞到其他計量器具的實物量具、計量儀器、標準物質或系統(例:a.1kg質量標準;b.標準量塊;c.100Ω標準電阻; d.韋斯頓標準電池)。” 3.我計量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制檢定的工作計量器具明細目錄規定,“凡用于貿易結算、安全防護、醫療衛生、環境監測的,均實行制檢定。”在這個明細目錄中,已明確規定59種計量器具列人制檢定范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