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頓砝碼定律
在地球上,1千克=9.8牛,也是就是說重1牛的物體,是約0.1千克,或是1/9.8千克,即2個雞蛋。可這個等級并不*是相等的,牛頓和千克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因為牛頓是力學單位,而千克是質量單位。質量就是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和力是不樣的。個1千克的物體到月球上還是1千克,而個6牛的物體到月球上只剩1牛了,但是那個6牛的質量是不變的,是約0.6kg,在哪兒都樣

*定律(即慣性定律) 任何個物體在不受任何外力或受到的力平衡時(Fnet=0),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直到有作用在它上面的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
二定律 ①牛頓二定律是力的瞬時作用規律。力和加速度同時產生、同時變化、同時消逝。②F=ma是個矢量方程,應用時應規定正方向,凡與正方向相同的力或加速度均取正值,反之取負值,般常取加速度的方向為正方向。③根據力的獨立作用原理,用牛頓二定律處理物體在個平面內運動的問題時,可將物體所受各力正交分解,在兩個互相垂直的方向上分別應用牛頓二定律的分量形式:Fx=max,Fy=may列方程。 牛頓二定律的六個性質:①因果性:力是產生加速度的原因。②同體性:F合、m、a對應于同物體。 ③矢量性:力和加速度都是矢量,物體加速度方向由物體所受合外力的方向決定。牛頓二定律數學表達式∑F = ma中,等號不僅表示左右兩邊數值相等,也表示方向致,即物體加速度方向與所受合外力方向相同。④瞬時性:當物體(質量定)所受外力發生突然變化時,作為由力決定的加速度的小和方向也要同時發生突變;當合外力為時,加速度同時為,加速度與合外力保持對應關系。牛頓二定律是個瞬時對應的規律,表明了力的瞬間效應。⑤相對性:自然界中存在著種坐標系,在這種坐標系中,當物體不受力時將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這樣的坐標系叫慣性參照系。地面和相對于地面靜止或作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可以看作是慣性參照系,牛頓定律只在慣性參照系中才成立。⑥獨立性:作用在物體上的各個力,都能各自獨立產生個加速度,各個力產生的加速度的失量和等于合外力產生的加速度。 適用范圍:①只適用于低速運動的物體(與光速比速度較低)。②只適用于宏觀物體,牛頓二定律不適用于微觀原子。③參照系應為慣性系。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直線上,小相等,方向相反。(詳見牛頓三運動定律)
三定律 表達式 F=-F' (F表示作用力,F'表示反作用力,負號表示反作用力F'與作用力F的方向相反) 這三個非常簡單的物體運動定律,為力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并對其他學科的發展產生了巨影響。*定律的內容伽利略曾提出過,后來R.笛卡兒作過形式上的改,伽利略也曾非正式地提到二定律的內容。三定律的內容則是牛頓在總結C·雷恩、J·沃利斯和C·惠更斯等人的結果之后得出的。 牛頓是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者。他在1665~1666年開始考慮這個問題。萬有引力定律(Law of universal gravitation)是艾薩克·牛頓在1687年于《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上發表的。1679年,R·胡克在寫給他的信中提出,引力應與距離平方成反比,地球高處拋體的軌道為橢圓,假設地球有縫,拋體將回到原處,而不是像牛頓所設想的軌道是趨向地心的螺旋線。牛頓沒有回信,但采用了胡克的見解。在開普勒行星運動定律以及其他人的研究成果上,他用數學方法導出了萬有引力定律。 牛頓把地球上物體的力學和天體力學統到個基本的力學體系中,創立了經典力學理論體系。正確地反映了宏觀物體低速運動的宏觀運動規律,實現了自然科學的*次統。這是人類對自然界認識的次飛躍。 牛頓指出流體粘性阻力與剪切率成正比。他說:流體部分之間由于缺乏潤滑性而引起的阻力,如果其他都相同,與流體部分之間分離速度成比例。在此把符合這規律的流體稱為牛頓流體,其中括zui常見的水和空氣,不符合這規律的稱為非牛頓流體。 在給出平板在氣流中所受阻力時,牛頓對氣體采用粒子模型,得到阻力與攻角正弦平方成正比的結論。這個結論般地說并不正確,但由于牛頓的地位,后人曾長期奉為信條。20世紀,T·卡門在總結空氣動力學的發展時曾風趣地說,牛頓使飛機晚個世紀上天。

|